在道路救援工作中,小型吊车凭借其灵活性和适用性,成为处理各类突发状况的得力工具。然而,租赁小型吊车开展道路救援并非简单的设备使用,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,以确保救援工作高效、安全地进行。以下这些事项,是租赁小型吊车进行道路救援时必须重点关注的。
合理选择适配的小型吊车
不同的道路救援场景对小型吊车的性能要求各异。在选择吊车时,首要考量的是吊车的起重能力。需准确评估被救援车辆的重量,包括空载和满载状态,确保吊车的额定起重量留有充足余量,避免超载作业引发安全事故。例如,救援一辆小型家用轿车,一般 16 吨以下的小型吊车即可满足需求;若救援厢式货车,则可能需要 25 吨左右的吊车。同时,吊车的作业半径和起升高度也至关重要。道路救援现场环境复杂,可能存在狭窄街道、低矮桥梁等限制,要根据实际场地空间,选择作业半径和起升高度合适的吊车,保证能够顺利接近被救援车辆,并完成起吊、转移等操作。
确保吊车及相关设备状况良好
租赁前,必须对小型吊车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。外观方面,查看吊车车身是否存在变形、裂缝,轮胎磨损程度是否超标;机械部件上,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漏油,制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,钢丝绳是否有断丝、磨损现象。同时,还要检查吊车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,如力矩限制器、起重量限制器、高度限位器等是否正常运行,这些装置是保障救援作业安全的重要防线。此外,随车配备的吊具、索具等也不容忽视,要确保其规格与被救援车辆匹配,且无损坏、变形,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安全性。
规范作业操作流程
道路救援作业过程中,规范操作是保障安全的关键。操作人员需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,熟悉小型吊车的操作流程和性能特点,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。在起吊前,要对被救援车辆进行固定和捆绑,选择合适的吊点,确保捆绑牢固且不会对车辆造成二次损坏。起吊过程中,要缓慢平稳操作,密切关注吊车的运行状态和被吊物体的情况,避免急起急停、剧烈晃动。同时,现场需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,安排专人进行指挥和警戒,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,确保救援现场秩序和人员安全。此外,还要根据道路状况和天气条件,合理调整作业方案,如在湿滑路面作业时,要采取防滑措施,降低风险。
重视救援现场的协调与沟通
道路救援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,良好的协调与沟通不可或缺。租赁小型吊车的一方要与吊车操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,及时准确地传达救援需求和现场情况;同时,还要与交通管理部门、被救援车辆车主等进行有效沟通,了解道路通行限制、车主的特殊要求等信息。在救援过程中,各方要明确分工,相互配合,形成高效的救援合力。例如,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疏导交通,为救援作业创造安全的环境;吊车操作人员专注于设备操作;现场指挥人员负责统筹协调,确保救援工作有序推进。
租赁小型吊车进行道路救援,只有充分注意以上事项,从设备选择、检查到规范操作,再到现场协调,全方位做好准备和应对,才能顺利完成救援任务,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人员财产安全。